第二百二十一章 在你后院点把火-《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2/3)页

    徐庶忙道:“此人姓马名良字季常,乃襄阳宜城马家的杰出之士,庶求学于荆襄时,与这马季常也算有些交情,就庶对他的了解,此人绝对可胜任出使山越的重任。”

    “马季常么,莫非就是‘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中的那个马良不成?”颜良负手道。

    徐庶面露几分奇sè,“没想到主公也听过马季常的声名,不错,庶所推荐之人,正是此人。”

    颜良心中暗笑,心说我何止是听说过,荆州有多少蛰伏于野的人才,这些人才都有些什么本事,我可是都了如指掌。

    要说这马良的话,的确可算是荆襄难得的青年俊才。

    原本的历史中,关羽失荆州之后,刘备兴兵复仇,就曾派马良潜入武陵郡,去结好五溪蛮兵,结果马良果不负刘备所望,说服五溪蛮尽皆出兵响应刘备

    可惜的是,刘备夷陵大败,最终累得马良也为东吴所害,当世英才,却落得个英年早逝的悲剧下场。

    不过由此可见,马良的外交才华的确出众,特别是在跟那些蛮夷打交道时,更有一番独道的手段。\\.. \\

    山越人和五溪蛮同为蛮夷,若以马良出使去说服山越人起兵,的确不失为一出好计。

    念及于此,颜良便道:“既有元直推荐,本将自当征辟此人出使山越,只是这马良也算是荆襄名士,却不知他是否愿意出仕为本将效力。”

    颜良以暴力征服半个荆州,未及仔细的消息胜利的果然,除却徐庶这等慧眼之士外,不少豪杰之士都在持观望态度,即使是马良这样的英才,颜良却也不想去用热脸贴他的冷屁。

    徐庶知道颜良顾忌什么,当即笑道:“主公放心,当初马季常与庶闲谈之时,我看得出他对主公也是颇为欣赏敬仰,庶相信,只要主公征辟,再加上庶修书一封,马季常必定出仁为主公献力。”

    徐庶非是那种不沉稳的人,他既然敢这样说,那就证明他有足够的信心。

    言及于此,颜良还有什么怀疑,欣喜之下,当即便下了征辟令,并让徐庶修书一封,连夜的赶往宜城去征辟马良。

    事实证明,徐庶的判断力果然准确无误。

    荆州众多豪族中,刘表头等重用蒯蔡二族,次等重用庞、黄二族,并将军政大事完全委于蒯越和蔡瑁二人手中。

    这二人执掌荆州这些年来,对其他大族之士一直采取排挤态度,马家即是其中的“受害者”者之一。

    如今刘表已死,蔡蒯二族衰落,正是其他各大族崛起的绝佳时机,而作为马家年轻一代的领袖。方一接到颜良的征辟令,马良就毫不迟疑的赶赴了夏口。

    对于马良的来归,颜良自然是十分欣赏,令他高兴的不仅是得一贤才,而是马良的出仕,等于是给其他蛰伏于野的士子们起了一个榜样作用。

    颜良相信,马良之后。自会有更多的人才涌向他的麾下。

    当然,现在的颜良也无心顾念这些长远之计,马良抵达夏口当天。颜良就任命他为从事,并向他交待了徐庶的计策,而马良也毫不迟疑。欣然应命。

    于是,次rì马良便携了大批的资财,化妆成为商人,秘密的由夏口而发,走小路深入江东,去游说山越人起兵。

    夏口往江东有长江水路之利,本来前并不困难,但因时下两军交战,道路不畅,故是马良去往山越还要颇费周折。yù要看到此计的成效,最起码也得半个多月才能见分晓。

    马良走后,颜良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jīng神,专注于应付对岸的周瑜,还有他的数万jīng锐水军。

    周瑜的兵马虽有五万之众。但因他占据了除夏口之外的江夏大部分地盘,战线过长,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马来守备新占领诸县。

    这般一分兵,实际上夏口对岸,周瑜对用于和颜良正面作战的人马,不过四万余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