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活着就好-《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第(2/3)页
“活着就好。”张玞看着海子,轻轻说道。
夏红军点点头。
西川走了,有些昏暗的楼道里只剩下两个人,分别坐在走廊对面的长椅上,夏红军看了看手表,已经凌晨三点。
“嫂子,我.”海子感到有些羞愧。
“我,查海生。”海子犹豫了下,但还是说了出来。
当看到手术室门显示屏出现“手术中”三个红色大字的时候,夏红军他们长吁了一口气,瘫倒在长椅上。
海子的诗作曾遭遇过一些诗人无情的嘲讽。那些质疑曾深深地打击了自视甚高的海子。
后来在骆一禾同学柳家旺后来的一条微信中提到:“骆一禾的名字肯定应该进当代文学史……他俩活着我也敢这样骂,海子这个小王八蛋不就是早死半年吗?把累活都推给了一禾,不像个当兄弟的。”
在后世,特别是千禧年后,几乎每年人们都要纪念海子。在诗歌被废黜的年代,这显得无比诡异。但人们只记得海子,而忘记了那个被光环遮蔽的人——诗人骆一禾。
骆一禾的爱人还在燕京,从那里找亲属?
“我代签吧,我是他朋友。”西川站了出来,说明了骆一禾的情况。
“医生,手术怎么样?”三人被惊醒,西川急步走上前问道。
救护车呼啸着到了市中心医院,很快被推进了三楼的手术室,没过多长时间一个穿着白大褂带着口罩的医生出来喊道:“骆一禾的家属在哪?现在要做开颅手术,需要家属签字。”
彼此都陷入沉默,没有说话。
骆一禾这边有家人照顾,夏红军他们就打算返回燕京,海子说要回昌平但被西川和夏红军拒绝,他们不放心。
“里面怎么样了?”西川了看了看手术室的大门。
在历史上,海子生前发表的诗歌并不多,主要集中在骆一禾担任编辑的《十月》上。
过了一个小时西川回来,手里还拿着几个馒头,他告诉他们联系上了张玞,她正想办法尽快赶往这里。
海子的自杀对骆一禾打击非常大。他在最后一个多月里很少吃饭,每天晚上都熬夜整理海子的手稿,直到劳累过度诱发脑溢血而死。
西川和海子尴尬起来,他们哪有多少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