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第(2/3)页

    “不用了,我相信你们。”夏红军笑着开口道。

    历史似乎从今天开始,将来要走一个轮回.

    夏红军婉拒了张艺谋的请客,回到旅店后告诉了陈招娣这件事。

    “怎么不行?现在国家全方位实行改革,将来电影发行肯定会走这两条路!咱们只不过是一个吃螃蟹的人。”夏红军笑道。

    吴天明也没客气,将资料放在办公桌上,又叹了口气说道:

    “小夏,这部片子总共费79万,前几天接到中影集团的电话,给我们出价70万,所以这部电影要亏本的。”

    “哈哈.”两人都笑了起来。

    “小夏,你就不担心这部会亏损?我可是第一次当导演!”张艺谋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

    吴天明没有参与两人的交谈而是仔细琢磨着夏红军刚才说的话,香港电影票房分成模式他自然也听说过。很明显这比内地统购包销的方式要好的多。

    “小夏,你在上封信里谈过这件事,但是毕竟没人做过,能行吗?”张艺谋似乎有些担心。

    夏红军和陈招娣手拉着手沿着南大街向前走,到了城墙边永宁门附近,夏红军突然发现又一群青年围在城墙根,里面传来了吉他声,好像谁在表演节目。

    此时,吴天明已经去世两年。

    和后世那张从容淡泊甚至有些佛系的成熟男人许巍相比,现在的许巍年少轻狂,神采飞扬。

    安西是个神奇的地方,号称中国四大摇滚重镇,除了燕京之外下来就算安西,从这里走出的摇滚大神像郑钧、张楚包括许巍。

    果然中影只给最低价!

    许巍?!

    原来是大神许巍啊。难怪这张年轻面孔看上去有点面熟。

    夏红军假装沉吟了一下,才说道:“吴厂长,张导,为什么非要统购报销呢?咱们可以和中影集团谈,签订票房分成协议,就像香港电影公司那样

    夏红军巴拉巴拉讲香港制片公司和院线票房分配模式,这样做的好处等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