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在央广电台播出《芳华》-《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第(1/3)页

    第240章  在央广电台播出《芳华》

    自从《芳华》出版之后,夏红军就很注意有关南疆前线战事的时事新闻。

    果然,五月中旬,新华社对外发布了一则消息,参军大学生徐良英勇负伤。这份简短的新闻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但是随后《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报道“战地百灵血溅老山“。

    详细讲述了安西音乐学院四年级学生徐良投笔从戎,在前线奋勇杀敌光荣负伤的英雄事迹。再次之后国内各大媒体开始报道转载,夏红军就知道《芳华》这本书会跟着水涨船高。

    当然对于徐良的宣传高潮是在1987年春晚,他和另一位女歌手合唱那首脍炙人口的《血染的风采》,他和他那首歌瞬间传遍大江南北,全国掀起了学习英雄的热潮。

    出报告文学、拍电视剧…….

    那个时候才是《芳华》这本书热卖的时候吧。

    但是让夏红军没想到的是,芳华的热卖因为另一件事来的要早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

    叶咏梅坐在办公桌边秀眉微皱,她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这是电台领导转给她的来自上级部门的红头文件,要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配合当前宣传重点,播音一部反映前线战士英雄事迹小说。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到了文艺部“长篇连播”节目编辑组的头上。

    叶咏梅当然明白上级的意思,这段时间国内各大媒体轮番报道在前线战斗负伤的那个大学生士兵徐良,作为国家的喉舌的央广电台自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然涉及到版权问题还得征求一下作者本人是否同意,于是就有了这次师大之行。

    跟着贾数匆匆赶到系办公室,夏红军就看到魏主编和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女人,正在和系主任闲聊。

    闲聊了几句,魏主编和叶咏梅准备告辞离开,这时候突然办公室门外来了两个中年男人。

    只是,这是少儿出版物的编辑啊。

    一切都很顺利,叶咏梅拿出一份播音协议,夏红军毫不犹豫在上面签署了自己的大名。

    “隔壁老夏”竟然是个大学生?

    在这没有网络,电视还没普及的年代,广播就是这个时代的“王者”!

    平时没课的时候,学生们都抱着一台买的或者自己组装的收音机,听着各种节目,这就好像后世人手一部手机的感觉。

    到处都是先锋文学作品,风格新奇,内容怪诞。要么就是前两年流行的伤痕文学,叙述了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各种人物悲剧性的遭遇。

    “梅姐,梅姐。”一个姑娘风风火火闯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可是。

    叶咏梅看到了封面上小说名字:《芳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