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魔幻现实主义-《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第(1/3)页

    第174章  魔幻现实主义

    “小夏,说说你对这部小说的看法。”

    咦?

    为啥他对这部小说如此感兴趣?

    1985年是思想爆发的一年,更是艺术革命的一年,从文学到美术、音乐、电影等。几乎所有的艺术类型都呈现出新奇而灿烂的面容。

    从文学界看,“寻根文学”的浪潮如日中天,批评和创作两个方面都默契地亮出了“寻根”的旗帜,在《爸爸》、《小鲍庄》、《老棒子酒馆》、《古船》等一批力作显示实绩的同时,批评家们把根性的求索系统的推向“文化”这一更为广大、更为深远的视野。

    与此同时,以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陈村《无主题变奏》、刘西鸿《你不可改变我》等为标志的新潮小说崭露头角,以致纷纷扬扬的议论。

    唯独王蒙对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感兴趣?

    该不会知道人家二十年多后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吧?

    嘿嘿…..开玩笑。

    《透明的红萝卜》这本小说,在来到这年代之前夏红军并没看过。

    作为高级文艺青年,他谨记:

    “想要做个高逼格的文艺青年,要必须知道:法语文学是最适宜的,德语文学充分重视,岛国极少有好作品(春上春树之流的作品入不了高逼格文青法眼,那是中阶文青的读物。)棒子没有文学,中国近代可以阅读,当代作品不主动接触……

    这些小说无一例揭露了那个时代的国人的愚昧无知、黑暗,让人看到很不舒服。

    “王主席。”夏红军沉吟了一下说道:“莫言的这篇小说,其手法借鉴了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夏红军临走前,王蒙还热情的招呼有空来家来玩。

    自己还想报人家的大腿呢,咋能拒绝?

    王蒙竟然给我布置作业!

    在王蒙家里呆了一个多小时,基本上都谈的是文学,虽然夏红军都当时流行的作品无爱,但作为一名文学青年,又比别人多了几十年的文学阅历,两人聊的相当愉快。

    但现在文坛上就流行这个,夏红军也没办法,只好笑着对王蒙说自己也比较感兴趣。

    说道这里,夏红军顿了顿:“很有点像现在流行的朦胧诗。”

    来你家里玩可以,别谈小说好不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