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我说你们啊,活得太假了-《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第(3/3)页

    “对,对……”立刻有几个人附和起来:“和萨博·帕尔的风格很相似,反映的是匈牙利解放后的社会变化。”

    夏红军暗暗担心。

    他从未听说过匈牙利有这样一个作家,不过这名字听起来很像东欧人。

    “没有。”夏红军实话实话:“真不好意思,我很少读东欧作家的作品。”

    不是说这本书写的不好,而是这本书是王蒙五十年代的作品,问世三十多年,好的人上初中的时候就读过,怎么会现在才读?

    青年却侃侃而谈:“我初中是就看过王主席《青春万岁》,最近是看第三遍了,每看一遍就有不同的感受。它反映了党的阳光雨露和社会主义文艺的乳汁怎样哺育了一代人的成长,在他们稚嫩的胸膛里播下了真理的种子。这里面没有动人的情节、曲折的故事,也没有解答人生问题的现成答案,但是却有一种吸引人的内在魅力……”

    “小夏,你读过吗?”郑渊洁突然转过身看着夏红军。

    夏红军只好停下脚步,转过头望着她。

    “就是,我也看过,写的非常好。”另一个中年男人赶紧说道。

    “他写的书怎么会没看过?”瘦瘦青年瞥了郑渊洁一眼,有些不屑:“大名鼎鼎的匈牙利作家,他的著作我看过好几本呢。”

    郑渊洁前面是一个瘦瘦的青年,看样子不到三十,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他笑了笑说道:“周书记,各位同志,我最近看的书是王蒙主席写的《青春万岁》”

    杨丽突然提高嗓音。

    会议室里又乱起来,刚才发言的人脸色都不好看。

    “《恶之》被誉为法国“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新的传统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里开放出来的一丛奇异的“。作品兼具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征…..”

    “啪啪啪……”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姓周,是作协书记处书记,他宣布了今天下午讨论的内容:每个作家都在交流自己最近读的书。

    夏红军也跟着鼓掌,不过总感到怪怪的。

    他不得不承认,在诗歌方面两人真的有共同语言。

    麻痹的,不能换成别的姑娘?

    为啥是她?

    夏红军心里愤愤然不平。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