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09章 实现财务自由的捷径 所谓的庆贺就是到校外的饭馆里撮一顿,夏红军除了和宿舍几个哥们,以及诗社骨干有时出去聚一聚,还有就是去找陈招娣。至于卢伟海——说实在夏红军的心里还不能完全算是好朋友。 下午快吃饭的时候,夏红军直奔五食堂,陈招娣一般就在这里吃饭。 果然刚到那里,夏红军就看到女孩背着书包拿着搪瓷碗向匆匆走来。 嗯….. 过了个冬天,这一到春天就像小树苗一样似乎长高了些啊,脸上和身上也有了肉肉,丰盈起来,散发着青春的活力。 陈招娣注意到了夏红军在看她,也习惯了他这种有点肆无忌惮的目光,就走了过去。 她以为夏红军是问他要洗干净的衣服,低声解释:“我昨天有点事耽误了,你的衣服我还没洗,今晚上洗完给你送过去。” “这事不急,今天有喜事请你下馆子去!” 喜事? 那好啊。 “我听不懂。”陈招娣实话实话。 “夏红军,要不你别投资了吧?”陈招娣很是担心。 “这其实不取决于多少人看,而是取决于中影公司能出多少钱购买拷贝。”夏红军笑道。 倒不是他在吹牛,历史上就有例子那就是电影《红高粱》! 成本超过了80万,但中影只给了70万的收购价! 眼看就要亏十几万,导演吴天明逼急了,和中影进行了谈判,试图以分账形式获取票房分成。中影领导耐不住吴天明的软缠硬磨最后答应了。 “去外面有些太浪费了,我们就在食堂吃好不好?”陈招娣小声问道。 夏红军心里感叹。 完了….. 这孩子是没救了。 夏红军点点头。 “我不在乎她的过去,我们现在是真心相爱的!” 夏红军也没招呼,从容走过。 陈招娣语气竟然有点咬牙切齿。 颜雨冰不时看她一眼,神态迷醉。 她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竟然会如此讨厌一个人。 原来,在八十年代全国16家电影制片厂生产的影片都由中影公司统购包销、独家垄断发行。无论制片厂影片的制作成本是多少,中影收购价都保持在70-120万之间。 这女人……厉害。 “颜雨冰将来肯定会吃亏的!那女人太坏!” 这可是天文数字啊…. 《山楂树之恋》拍成电影或许没有《红高粱》这么轰动,但如果实行“分账发行”绝对比“统购统销”赚的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