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是为了爱情-《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第(2/3)页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为了那个喜欢穿白色连衣裙,扎着两个麻辫爱笑的姑娘。
听吴家静提到《星星》,大伙沉默下来。
为此,学校还作为先进榜样还大肆宣传了一番,其实邵祥知道,他是为了心爱的姑娘啊。
其实在编辑们的心目中,有意无意的按照朦胧诗的标准去衡量、评判投稿来的诗歌。
现在听吴家静这么一说。
邵祥知道,是为了爱情。
立刻有人跟着议论起来。
“所以说,如果登只等刊登前两首,第三首不能要!咋不能因为他是中学生就降低标准!我们又不是《中学生作文》!”胖男人最后说道。
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本来已经分配留校的姑娘跟随着父母去了大西北。
但这两年突然异军突起,刊登了北岛、舒婷等新生代诗人的“朦胧诗”诗歌,横扫整个诗坛,隐隐成为诗坛的旗手,这让一直是老大哥自居的《诗刊》感到了危机。
只是这小子一口气写了三首,风格各异,参差不齐,所以才产生了不同意见。
“何止这首,就是第二首也和第一首风格也相差甚远啊。”邵祥笑了:“看了第二首,我怀疑是个女同志所写。”
仨人都是燕京人,还都是一个班,邵祥和孔清泉还是舍友,平时关系都挺好,经常在一起读书,写诗,大声朗诵着高尔基的《海燕》,都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我依旧坚持我的意见,这三篇诗稿全部刊登在下一期诗刊上!”吴家静扫视了一下周围的人,第一个发言。
蓉城的《星星》诗刊杂志社,一直是《诗刊》的老对手,不过偏安一隅,被《诗刊》牢牢压住。
所以这次突然又冒出了“隔壁老夏”这个新人,而且还是个中学生!编辑们如获至宝。
第(2/3)页